星月书吧

第86章 出征!最后的底牌李景隆

天才一秒记住【星月书吧】地址:51xingyue.com

第86章出征!最后的底牌——李景隆

建文二年十一月。

年关将近,但是华夏大地上的百姓却注定无法渡过一个平静的新春了。

朱允炆将南方数省的兵力集合,总计五十万,准备对抗南下的北军,就在不久之前,他们攻破开封,迫使傅友德东逃山东,随后一路向南。

南阳等城先后告破。

他们开始向着东南推进,明眼人都看得出来,对方的真正目标,是那应天城。

连诸王也没有想到,他们才刚刚起事,就要面临最终的决战。

就连一向支持朱棣的辽王,也面对严铿提出了异议。

为何不稳扎稳打?

要知道南京是敌人的腹心。

大江南北,还有无数的城池接受南京的诏令。

就连北方,都没有彻底平息。这个时候南下,未免有些突兀,也容易被人偷老家。

肃王与庆王,叫得更是欢畅。

“严指挥使,莫要如此心急,不如稳扎稳打,可不能拿将士们的性命开玩笑。”

“严指挥使还是年轻啊,殊不知此战不同于与草原上的战争,我等可万不有失败,不然便万劫不复,严指挥使倒是会打仗,但是对这天下大势却是一窍不通啊!”

……

质疑声,震耳欲聋。

就连朱棣,也满脸疑惑地转向了自己的这名心腹大将。

按照他的想法,也是不断占据各个省份,扩大自己的力量,直到与南廷最后决战。

现在大战,太早了。

严铿摇了摇头,在所有人的反对声中,他抽出长刀,在沙盘上绕着双方的地盘画了一个圈。

北军,占据辽东、北直隶、河南、山西。

南廷,占据南直隶、福建、浙江、四川……

“如今之势,不可拖延。”严铿坚定地说道:

“我军看似连连取胜,攻城掠地,其实是南军战略失当,在主力惨败之后致使士气低落,又兵力空虚,才轻而易举连下数城。”

“他们视我军为叛逆,那建文更是自诩圣主明君,自不可能固收等待‘叛军’来攻,于是迫其军出战,南军战力不及我等,才有今日。”

“然即便如此惨败,南廷之实力依然远胜于我等。他们更是坐拥大明最繁华的东南之地,一旦放下所谓的面皮,坚壁清野对抗我军,则难胜也。”

“以四省之力对决天下,一旦进入对峙,则变为底蕴之争,北地远不及南方繁华,假以时日我军必败无疑。”

“为今之计,便是火速南下,迅速结束战斗,改天换日。”

诸王沉默了。

如果南京方面真的不要脸,坚守不战,与燕军展开拉锯,那就变成了国力的比拼。

诸王绝对会被拖死,甚至没有了南方的漕粮与财政的支持,他们手中这数十万的大军能维持多久都是个未知数。

要知道在原本的历史上,朱棣与南京反复拉扯,到建文四年的时候,燕军的后勤已经一塌糊涂,也正是因为后勤已经崩溃,朱棣才在接到道衍的指点后很干脆地孤注一掷,千里奔袭,不要后勤就地给粮。

要不是前线拉锯太久导致后方防御松懈,被燕军直接打到了南京,朱棣必败无疑!

好在这个时空,有严铿为他出谋划策。

道理很浅显,诸王也并非不知兵之人。

诸将恍然大悟,脸上浮现出了赞同的声色。

庆王和肃王的脸色有些讪讪的,他们以为对方贪功冒进,却不知看不清天下大势的原来是他们。

决议已定,北军调转了方向。他们本来已经打算攻湖广,但是现在这辆战车的矛头指向了东南。

决战终于到来了。

朱允炆也意识到了这一点。

朝中已无可用之将,老将尽皆出征。

南方没有大的战事,自然不会有什么新锐的将领。

勋贵之中,第二代闹出了些名堂的,只有四个人:曹国公李景隆、越国公严涯、韩国公李祺、魏国公徐辉祖。

韩国公李善长在洪武二十六年病逝,之后便由驸马都尉李祺继承他的爵位,他和严涯一样,都是国公兼驸马。

两个驸马,虽然都会弓马之术,但是总体上说,还是偏向文臣更多一些。

徐辉祖虽然也会带兵,不过总体上而言,还是李景隆更强一些,至少李景隆可是连太祖都夸赞的。

朱允

《贯穿大明的百年世家》转载请注明来源:星月书吧51xingyue.com,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新书推荐

汉家日月晋枭五代十国一儒生乱世妖娆王三国之帝统天下异域人生宦海风流唐时归三国之蜀汉复兴纪元1701非洲帝国医入白蛇大明小官人娶个毛妹当老婆三国云飞扬重生明末当皇帝明末龙腾重生之朕即国家乌衣天下明风万里大唐西域少年行大唐国妖宗明天下大明至圣贼三国五胡明月三流书童混在蜀汉当皇帝大汉昌邑王拉倒吧,朕的大秦都完了讲这些有啥用回到明朝当太子樱花下的血刀无赖帝师江东幼虎宣和画卷战国修罗传大明之帝国再起大明公侯淘宝大明汉室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