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月书吧

第19节(第1/2页)

网友上传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星月书吧51xingyue.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实不相瞒,这人其实只有十四岁,”王安石揭晓答案,让欧阳修大吃一惊,"正是金溪县方仲永的儿子。

“金溪方仲永,原来就是那位伤仲永的儿子啊,”欧阳修惊叹道,王安石的这篇《伤仲永》他也看过,印象很深,“小小年纪,学问见识不浅,比我当年强多了,家中两代神童,如此倒也能说通。”

欧阳修又看了看手中文章,”我还以为此文作者是中年才发奋读书吧,不过说起来,这篇文章模仿的战国策纵横家的文风,和我前几日看过一个川蜀眉山士人的文章比较像,那是张方平举荐给我的,名字是……”

欧阳修回忆了半天,终于想起来了,”对,是眉山苏洵。听张方平信中说,他还有两个儿子,文采更佳,明年苏洵就要带着他那俩儿子到开封参加科举了。”

“他们不在眉山参加发解试?”王安石问道。

“不,他们准备在开封府参加发解,所以才请托到我这。”欧阳修回答道。

科举移民哪个时代都有,开封府作为天子脚下,首善之地,名额自然最多,录取率最高,发解试算是天堂难度了。

与之相比,江西和福建的发解试是真正的地域难度,王安石作为从江西卷中卷环境中出来的卷王,对这种高考移民甚为痛恨。

你们四川那个普通难度都要搞高考移民,我们江西老表还没说话呢!

在这种态度下,王安石不由得对这苏洵和他那俩儿子持有一些负面印象了。

看王安石脸色不好,欧阳修不以为意,他脾气不错,性格温和,”无论这眉山苏氏父子,还是金溪的方翰韬,明年发解试过了之后,都可以到我府上一聚,天下英才齐会,乃是美事。”

就连王安上也听出了欧阳修的言外之意,无论是这苏氏父子三人,还是方翰韬,欧阳修对他们的文章都很欣赏,只要过了发解试,都能以小小举人的身份,来到堂堂内相,大宋权力场上最顶尖的高级文官的府上拜见其主人。

欧阳修的门槛有多珍贵,看看门口排队等着求见的长队就知道了!多少当官的想见而不得,更何况布衣百姓呢。

但这一切,是有个前提很重要,那就是只要过了明年秋天的发解试。

抚州南丰县曾巩的家中,方翰韬又开始了紧张刺激的备考学习。复习时间倒计时,已经不足一年了!

第三十五章无心插柳柳成荫

现在已经是九月份,距离明年发解试,还有十个月左右的时间。对于方瀚韬来说,这个复习时间十分的紧张。

现在他看似是学会了诗赋,策论的写法,熟读了经义,但是这离能稳稳考试上岸还差的远着呢。作为后世现代人的方翰韬,可以说算的上的是从小考到大,从小升初,中考,高考,考研,考公,参加过的考试比大宋这个年代读书人写过的文章还要多。

在考试这方面他可以算的上是身经百战,冠绝大宋。因此考场资深老将方翰韬也深知一个道理:学的好不代表就会考的好,如何在紧张且情况百变的考场上正常,乃至超常发挥出自己的水平,这个复习备考的学问,可一点都不比写文作赋来得简单。

这个时候,方翰韬曾经高三备考的宝贵复习经验就派的上用场了,这可是十三亿人耗费四十年时间内卷探索打造出来的举国工业化流水线做题考试模式,放到现在科举初兴的大宋绝对是降维打击。

方翰韬下定决心,这宝贵的备考年,要祭出五年科举,三年模拟的题海战木,以赛代练。要将他总结出来的八股文公式牢牢的刻进DNA里,形成肌肉记忆,提高容错率。

衡水模式,开!

但现在问题又来了,衡水模式不是跟易拉罐一样,说开就开的,君不见全国那么多高中去衡水组团观摩学习,最后学了半天,只学会了给学生早读加跑操,学生的成绩水平不见涨,光变着法子被折腾,苦不堪言。

方翰韬可明白,衡水模式的高效率刷题是建立在科学的刷题练习方法,高质量大批量有针对性的题库和强大的师资资源上的,没有了这三点,刷题也只是白刷。

仔细想了一下,现如今的方翰韬,科学的刷题练习方法他还是会的,强大的师资力量……讲道理,身边一个唐宋八大家的曾巩,还有大儒李觀,远方京城的亲友团还有王安石,这豪华程度堪称教师天团,几个名家伺候他一个,福分真不浅,明清考生们见了都得流口水。

只能说方翰韬抱大腿功力确实深厚。

师资力量算是解决了,但接下来的,才是真正的老大难问题,大批量的优质题库他从哪里搞?

现在大宋可没有互联网啊,而且科举也是大规模推行不过百年,制度也是草创,连每届科举固定周期都没定下来,更别说科举内容了,当年就庆历新政前后左右来来回回折腾改革,最后搞得从庆历新政之后,科举考试版本大更新,考试形式,题目内容变来变去,也就是最近两三届算是大概定了下来,可供参考的往年真题数量都不多,更何况题库呢?

这下子,想刷题都刷不起来了。

不过这也难不倒方翰韬,他仔细的分析了一下,科举的三门考试,诗赋这科考试,其实某种程度上来讲,不太需要题库,毕竟出题考纲已经划定了,就是从经子史里出,题目大多都是礼乐刑政,典章文物这里出,不过在经过李靓教学指导后,方翰韬也知道,庆历新政以后,经范仲淹的大力提倡,现在也开始时兴“以学为赋”,也就是题目从经义里面出,作赋内容也是讲经义,用骈句来写传注,比如什么《易兼三才赋》,《乾为金赋》,就是此种类型赋文的典范。

但不管是礼乐刑政,还是以学为赋,诗赋创作最重要的是对应的题目,腹中要有合适的典故库相对应,从而洋洋洒洒写出一篇赋文。

而方翰韬现在写诗赋,还要翻《初学记》和《六帖》等工具书来查来翻,不能脱稿写作,这样子是不行的。所以在诗赋这一块,方翰韬决定采用专项练习法,将赋文出题范围,根据题目种类,划分成不同类型的赋体,每种题目方翰韬搜集对应的典故,然后进行专题训练,直到能够闭卷熟练的运用这些典故,写成合格的八股赋文,再进行下一专题的训练。这样子的学习方法,总比漫无目的,不成体系的记典故练诗赋效率要来的高。

但诗赋的出题范围可是经史子,范围也是不小的,整理起来,划分成各个类型可不是个简单的事,起码方朝韬一个人是铁定完不成,不过好在方翰韬和曾巩曾布将这个想法交流之后,曾巩他们兄弟几个高瞻远瞩,都非常支持方翰韬这个方法,觉得这样子练习诗赋不错,磨刀不误砍柴工,整理好了以后,对后续科举诗赋大有裨益,也方便家族子侄后辈按照这个体系来进行学习。

因此曾巩家算是全家出动,虽然曾家是家道中落,现在经济条件不好,过得不行,但诗书传家的家族底蕴不容小觑,家族上上下下都是饱读诗书之辈,不仅是曾家的兄弟们是这样,连曾巩那十个妹妹,所嫁之人都是斯文人土,学问都很不错。曾巩这下子摇人,不仅摇来他的从弟曾阜,还摇来了他的妹夫们,王补之,王彦深等人,大家凑过来一起搞这个项目,顺便一起切磋学问,计较诗赋,共同学习进步,为来年的科举发解试做准备。

诗赋这块搞定了,试论也差不多按照这个方法来进行刷题训练,只不过一个形式是骈文,一个形式是古文,只有形式的变化,题目和内核方面差距比较小,所以可以兼容,骈文古文有曾二叔来指导,靠谱多了。

但问题是曾二叔也不是万能的,诗赋和试论这些写文章的活他是顶尖高手,但是到了经义策问这块曾二叔就有尺有所短了。经义策问不同于诗赋和试论,这属于偏向材料分析题,练习时需要的题目量更大,更加的琐碎,曾二叔他们现在忙的编诗赋试论这些,哪里顾得上出经义题呢?

方翰韬想来想去,只能写信去求教现在主持抚州州学的李觐了,毕竟经义策问这方面他是专家。

但方翰韬写信的时候,心里也犯嘀咕,说实话,之前他是在为李觐入主州学的事情上,帮了一些小忙,但李觏后面又专门教了他几个月经义,对他实在是够意思,现在又这么请李觐来帮忙,是不是有点得寸进尺了?

所以方翰韬写这封信的时候措辞很小心,抱着试一试的态度来请教李觐。

但没成想,信才寄出去两天,李靓就派他的进士徒弟,也是之前方翰韬的老熟人陈次山兴冲冲的专门从抚州赶来南丰县见方翰韬。

见了面第一句话就让方翰韬大吃一惊。

“方小友,你的想法与恩师不谋而合,恩师这两年一直想就经义策问编写一部括套,方便考较门下弟子的经义水平,顺便帮助其备考贡举,但一直苦于条件不足,迟迟没有进展,现在入主抚州州学后,恩师终于有功夫开始编纂,如今听说你也要用,便立刻召集门下学有所成的弟子们,加紧进行编写,争取赶在十一月的时候,让你用上。”

“这可如何使得?折煞小子也。”方翰韬连连摆手推辞,好家伙,李觐如此兴师动众,还召集了门下弟子们一起来编写习题集来帮自己准备科举,方翰韬可不觉得自己面子这么大,能使唤起这么多人。

“不,方小友于恩师以及我等门人有恩,我们如此帮你,也是应当做的。”陈次山郑重其事的说道。

“这又是如何说来啊?”陈次山给方翰韬整不会了,我不就光是给李老师出个主意运作进抚州州学吗?这难道也算是有恩?

陈次山指着方翰韬桌上的竹纸说道。

“方小友改进的竹纸,可是帮了书院上上下下的大忙啊!我等江南子弟,家境普遍一般,平日读书用纸,最

是耗费钱财,如今有方小友改进的竹纸,纸张价格瞬间低廉下来,受益最大的就是我们书院上下,用纸方便了许多,恩师也正是因为现在纸张价格大跌,往前编写刊印书籍的种种想法,如今才付诸行动。受了方小友如此大的恩惠,如今顺手帮一帮你,也是我们书院上下应该做的。”

好家伙,方翰韬才明白过来,敢情自己改进竹纸,第一个受益群体竟然是李靓的盱江书院。

之前王安上将竹纸带进开封城后,方翰韬本幻想着竹纸能在京城引起波澜,但没想到,后来也就王安石专门给方翰韬写了回信,就此事感谢勉励了方翰韬一番,顺便还说以后学习上有什么困惑,可以写信请教他,其他的像欧阳修什么的就没什么动静了。

后来方翰韬也想明白了,毕竟开封城是天子脚下,首善之地,什么好纸没见过,高档的楮皮纸都烂大街了,还在乎你这破地方产的竹纸?

但没成想,竹纸的推行在开封没有引起什么波澜,反倒是在抚州炸了锅,抚州本来就是读书人聚集的地方,用纸需求量大,再加上李觐的盱江书院也搬到抚州,用纸缺口就更大了。

江西这地方,因为地形丘陵地貌,属于小地主自耕农聚集地,大家都是稍微有点钱,但也没太多钱的经济条件,因此江西的纸张市场急需一种廉价且能用于读书写字的性价比纸张。

方翰韬改进的竹纸完美的填补了这一市场需求。

毕竟竹纸实在是太便宜了,原料竹子在江南漫山遍野都是,再加上方翰韬改进工艺流程,使其生产成本大幅度降低,之前主流麻纸的价格是五文一张,现在的改良型竹纸是十张一文,价格瞬间低了五十倍。

所以目睹方翰韬造竹纸的李觐和陈次山等人,对方翰韬的印象颇好,原因就在于此,对于他的请求,那自然是有求必应。

小说推荐:【破趣阁】【我读屋】《反清:从金田起义开始》【手打小说网】《人渣反派自救系统》《欢迎来到我的地狱》《在求生综艺被植入大佬人设》《修仙女配谋长生》《全民求生,但我血条不见了》【亲亲小说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新书推荐

赤与蓝的初始真综漫无双远坂家的叛逆邪恶使徒重生之校园风流幕末生活笔记游戏角色加强版火影丹青曲韩娱之国民导演口袋萝莉血腥科技有限公司东方盈月歌韩娱之马斯克魔法大陆创世记五年修道三年穿越逆天武仙反叛之堕天使折翼我才不萌双马尾三界魂行拳皇异界召唤超级附身死亡游乐场宦海沉浮枫山五剑仙韩娱之透视未来兵王鸿飞大炼师乐在首尔网游之少林德鲁伊大唐逐鹿风云西游往生录回档一生恋爱吧死妹控异能古董商熊猴子的作死日常一头凶残大恶龙的幸福生活笑傲江湖之大漠狂刀银色终焉重生之娱乐大宗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