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月书吧

第39节(第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星月书吧】地址:51xingyue.com

怎么现在突然一百八十度大转弯,还转的这么快了?纵使大宋官场上,如此灵活的身手,也属实罕见。而人群中的翰林学士孙凶,见胡御史如此,袍服下的手,气得都颤抖了起来。

旁边的内侍则过来取胡御史的札子,只见胡御史在衣服里摸索了好一阵,先从左手袖子里摸出一个札子,刚取出露了个头,赶紧又塞了回去,重新冲右手袖子里取出一个札子,恭恭敬敬的递了上去。这一番小动作,倒是殿上众人没怎么注意到。

第三十六章垂绅正笏定社稷

皇位上端坐的赵祯,手里拿着胡御史的札子,心下已经下了决断。

如同之前处理欧阳修与太学生之间的,胡御史的弹劾札子一样,这次赵祯也是将胡御史的札子放在手边。不反对,也不表态支持。但同样的,这也是一种态度。

随着朝堂上胡御史的弹劾,这场由太学生们因省试黜落而引起的骚乱,就此定了性。

没办法,这件事的性质影响实在太恶劣,为了安抚数量庞大,且统战价值更高的外地举人们,太学生们的利益,就这么被牺牲掉了。

“议一议吧。”赵颓说道。

赵祯的态度,在座的诸位大臣也是心有灵犀,还是要安抚为主。现在就是让大臣们拿出个办法,该如何缓和矛盾了。底下的大臣们你看我,我看你,最后还是枢密使韩琦出来定了调子,说道。

"此次外地举人和太学生之间的骚乱,起因是因为省试录取多取外地人,而黜落太学生,致使太学生们不满想要重新排榜,引起了外地举人们和太学生之间的冲突。依臣看,根子还是在于省试,贡举乃国之重事,不得轻易反复,朝廷当下发明旨,向士人重申省试正奏名榜不变,则外地举人们心中疑虑自解,再由枢密院和三司出面,受伤的举人们可以送发驿券和走马投子,使其安稳回乡,安天下土人之心,则众怒可平。”

韩琦一番话说的四平八稳,鞭辟入里,赵祯听着不由得连连点头,但是他还有个疑问。

“那该如何定省试以安天下士人之心呢?若只是下发旨意重申,怕是不够,甚至可能南辕北辙吧。”赵祯遮遮掩掩的说道。底下的大臣们,听赵祯说这话,心中也有点无奈。

现在的大宋朝廷的官方信誉,可以说差不多都跌到谷底了,从庆历新政的反复开始,坊间的合订本已经看的太多,想要无条件相信朝廷,实在是有点困难。想想也是,如果大宋朝廷的有诚信,为什么每次发饷钱的时候,禁军的丘八要闹事呢?

还不是你之前耍赖太多,怕你说话不算数。

甚至这次举人和太学生之间的冲突也是如此,朝廷朝令夕改,乃是平常事,万一让这些太学生们按闹分配成功,省试结果重新定,不取外地举人们了,而改取太学生,这件事也不是没有可能的。

只能说按闹分配,在大宋朝野上下有如此根深蒂固的群众基础与共识,可不是没有原因的。

所以说,在这种信任危机下,朝廷光是下发个诏书官方辟谣,声明这次省试结果不变,那在坊间的举人们该如何看?

他们只会觉得,嗷吼,官方辟谣?官方认证!这次省试果然要改,偏袒太学生们而歧视我们外地人!反而会起到适得其反的作用。

这也是赵祯只能勉强追问下去的原因,他这个官家,当得一事无成,可自我认知却十分的明确,知道朝廷的信誉在民间大概到底是怎么样的。皇城司给他刺探回来,京城中传的举人们的流言,可以说是触目惊心,举人们的怨言是直冲云雪。

理性分析的,有那个什么苏轼写的《谢欧阳内翰书》,大部分都觉得官家是圣明的,都是底下臣子没办好事情,这个让赵祯觉得还算舒心。

但有些流言就很闹心了。

甚至不止张元的“满川龙虎辇”的诗句开始到处传,连“满城尽带黄金甲”这种话都开始公然讲起来了,更有甚者,还有什么“我生不为逐鹿来,都门懒筑黄金台。状元百官都如狗,总是刀下觳棘材。”这种反诗,凌乱的写在纸上,胡乱贴在街头巷尾,和汴河桥上。

再加上契丹使者马上就要进京了,得赶快把举人们安抚好,把这舆论这团火平息下去,才是最要紧的。

但现在韩琦的这个安抚方案力度太小,不太符合赵祯的意思,也不符合眼下的现实需求。

"根子还是让天下土人知道,这届省试取士不可变,这才是最根本的,十年寒窗田舍郎,只为暮登天子堂。其他的安抚,些许钱财,哪里比得上这个,富相公,你说是不是这个道理?”韩琦淡淡的说道。

猝不及防被韩琦突兀点明的富弼,一时间有点愣,这跟自己有啥关系?只得出来“嗯嗯”几句,以作搪塞。虽然韩琦的这番话有点俗,但却直指问题核心。

赵颓听韩琦这么说,又见他突然点了富弼一下,心中突然想到了些什么,笑着问富弼。

“朕记得富相公曾经有个札子,是请求废除殿试的,是……庆历……”赵祯开始回忆,旁边的宰相文彦博提醒道,”是庆历二年。"

“对对,是庆历二年,当时富相公还是知制诰,那时候上的札子,关于议论殿试利弊,颇有可取之处。”赵祯说道,"所谓省试有三长,殿试有三短,富相公当时是这么说的吧?"

“正是,臣等现在也以为,南省放榜。必恐恩归省司,则请如天圣二年,令南宫考定高下,以定去留,以混榜引于殿庭,依次唱名赐第,则与殿试同吴。"

富弼回答道。

果不其然,坐在皇座上的赵祯说道,"富相公说的确实不错,以往国家制度草创,但现在今非昔比。今年殿试,还是不黜落了,我看欧学士的省试选材,做的还是很不错的!就这样,接下来的殿试,主考官还是由欧学士来做!"

“你办事,朕放心。

最后赵祯对旁边的欧阳修很是信任的说道。欧阳修内心苦笑不已,但也只好出来谢恩。

这也算得上只有赵祯能提出的法子,别人是万万不敢提的。

因为废除殿试,或者殿试不黜落,正是当年庆历新政时期,范仲淹在改革纲领性文件,《答手诏条陈十事》中着重提到的,某种程度上来讲,这也是当年庆历新政的“新政”之一。

身为宰相的富弼,早就转过弯来了,心里不由得佩服韩琦。

韩琦一开始对外地举人的安抚处理意见便是殿试不黜落,将省试的举人们全部录取,从而给欧阳修主持的省试录取结果进行背书。但韩琦却没有直接自己提出来,而是旁敲侧击,通过点了一下富弼,巧妙的诱导皇帝赵祯让他自己“独立”想到这个办法。

庆历新政的改革措施,在后面失败的时候,被赵祯下诏一一废除,现在在形势的逼迫和韩琦的诱导下,赵祯又选择性的拣了起来。

也只能是赵祯自己拣起来,其他人根本不敢拣。翻案只能由皇帝亲自来翻,解铃还须系铃人,其他人是万万不能僭越的。

欧阳修看了看底下身姿灵活的胡御史,又看了看对面同为翰林学士的孙凶,心中也清楚,孙凶他们煽动起太学生闹事,最开始的本意目的就是通过苏轼的诗赋错韵作为诱饵,来挑起庆历新政是否该翻案的敏感话题,来让欧阳修掉坑里,摸了官家的老虎屁股,从而被官家做掉。

结果在坊间,莫名其妙的被外地举人们搅和了进来,事情闹大失控了。现在在朝堂上,又被韩琦利用赵祯完成了绝杀。

一里一外,配合的还挺好。

孙凶见如此情况,心中也长叹一口气,他知道,自己好不容易抓住机会,让孙舟煽动不满的太学生们,从而以此发动的政治攻讦。结果莫名其妙的被带了节奏歪了楼,从录取程序问题,演变成了地域矛盾。

饵设好了,压根没人理,陷阱挖好了,但让官家这个被韩琦引来的大老虎给亲自翻案给破坏掉了。话题转移成功,自己再也没有下手的机会。

孙凶也是官场老手,这栽他也认了,不过只能认一半,朝堂上他被韩琦薄纱,这个他可以接受,毕竟那可是三十拜相的韩琦,但坊间那里可就输的不明不白。

他知道这背后一定是有人搞鬼,导演了这场冲突,太学生们一打多,打伤了许多外地举人,这里面处处透着古怪,而且还有后续流言蜚语,显然工作流程做的很到位,一套接着一套。

只不过,到底是谁在背后配合韩琦挑唆使坏的?孙凶心中一个大大疑问。

这件事的处理意见,朝堂上下,差不多已经达成共识了,接着枢密使韩琦又开始禀报契丹使者交换画像的事情。

这个也是狗屁倒灶的事情,契丹使者林牙耶律防乞求不依照常例,不用中书舍人传奏,直接近前面奏事,外交礼仪的问题宋辽两国一直拉扯,这涉及到国家脸面的事情。

可赵祯还是有点忧虑,契丹使者马上就要来了,眼下外地举人们的事情,虽然有这个处理方案,但舆论的坏影响能否在契丹使者进京前就快速平息掉,免得友邦惊诧呢?

大臣们又面面相觑,这次由集贤相文彦博给韩琦使了个颜色,韩琦又贴心的出来,给了个解决方案。

“臣以为,可以直接强硬回应契丹使者,从而让民间注意力转移到这里,自然就没人还会记得举人们的事情了。

韩琦的方案,还是转移矛盾,用外交热点事件,转移注意力,从而掩盖之前的舆论骚动。

这个方案,让赵祯心动不已。

从崇政殿内出来,因为是一群人一起出来,韩琦终于逮到机会,和欧阳修交头接耳说两句话。

“永叔,你让那个抚州姓方的神童办事,事情办的效果比我想的还要好。”韩琦悄悄的跟欧阳修笑着说道。“什么我让的?我压根就没跟他说啊,等会,稚圭你的意思是,外地举人和太学生冲突的手笔,是方翰韬在背后干的?你这都查到了?”欧阳修大吃一惊。

这下子,让老谋深算的韩琦都一愣,"稍微费了点功夫才查到的。这真不是永叔你悄悄授意安排的?"看着欧阳修脸上错愕的表情,韩琦顿了一下,手捋着胡须,轻笑着说道。“这个方神童,有点意思。”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新书推荐

口袋萝莉魔法大陆创世记真综漫无双宦海沉浮重生之校园风流反叛之堕天使折翼笑傲江湖之大漠狂刀重生之娱乐大宗师西游往生录熊猴子的作死日常超级附身枫山五剑仙恋爱吧死妹控一头凶残大恶龙的幸福生活回档一生胡俊的世界妾宠银色终焉大唐逐鹿风云网游之少林德鲁伊加强版火影无限之万界公敌明美韩娱之透视未来三界魂行血腥科技有限公司赤与蓝的初始丹青曲远坂家的叛逆重生赛罗奥特曼异能古董商兵王鸿飞东方盈月歌文娱高手逆天武仙(ABO)阳澄湖帝王幕末生活笔记魔法老师同人之不存在的人我才不萌双马尾乐在首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