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月书吧

第41节(第1/2页)

网友上传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星月书吧51xingyue.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殿试作赋写文,是以皇帝为对象的,而以当今大宋文人的观念价值取向,对皇帝上书,还是以谏言规讽为主,不能一味的拍马屁谄媚,否则不仅皇帝看了都觉得有点尬,甚至连主考官那关都过不了,直接把你这种佞臣作风给拿下了。

但你也不能真的跟王三叔一样针砭时弊,真来一针见血,要是把赵官家给扎破防就不好了,要摆正自己臣子的姿态。

所以指导思想核心思路,跟方翰韬他们在后世,社畜公务员们开民主生活会,正确的批评领导差不多一个样,大概就是“领导我得好好批评你,你平常工作实在太勤奋,不爱惜自己的身体,这样对社会各界简直是重大损失啊!”

差不多就是这种调调,只不过在大宋,有另外的版本罟了,其中的度也要把握好,突出一个抓小放大。方翰韬琢磨的差不多了,那边王安国有点好奇,他和曾巩谈论起来了今年殿试,官家会挑什么题目了。

殿试题目皆为内出,有时候皇帝自己也会亲自出题目,一向喜欢舞文弄墨,附庸风雅的真宗皇帝就特别喜欢干这种事情,比如大中祥符八年的殿试题目,就是真宗皇帝内出,出题后还先让考官们析其义,当时的监察御史李仲容所对颇为详备,得到真宗皇帝的嘉勉,从而提上了升官快车道,几个月内就从监察御史一路火箭提拔到了右司谏,直史馆。

到了赵祯这里,由于他学问比较有限,所以由主考官们集体出好几个题目,上报给赵祯,再由他亲自选一个题目出来,由御药院印给。

“殿试的策论,会不会要出关于天命的题目啊?毕竟最近刚刚河北地震了?”王安国好奇的问道。

“应该不会,”韩维却不这么看,"只不过是地震罟了,如今咱们大宋东封西祀之后,汉儒的谶讳之说,已经不流行,讲得少了。河北地震,无非是多给河北加些特奏名进士,河北禁军多找些流民入伍,减免些钱粮罟了断不至于殿试中特意出题。"

“持国兄说的也是,况且殿试主考官还是欧公等人,汉儒之学断不会出现的。”曾巩在旁边附和道。“那会不会是前两天契丹使者的事情?”王安国接着问道。

这也是京城前两天的热点新闻,朝野议论纷纷,甚至把之前外地举人和太学生的骚乱之事都给盖过去了。契丹使者求画像而来,想要就礼仪之事刁难大宋,占大宋的便宜,枢密使韩琦机智的回应契丹使者的无理要求,赢得了满堂喝彩,国信所与中书舍人霸气回应,让契丹使者灰溜溜的回去了。

坊间一片振奋,大宋,赢!

韩维接着摇了摇头,“宋辽之间虽为大事,但此画像之事却也不大,无可无不可之间,也不至于能进殿试考题。"

“那依韩四叔的想法,此次殿试该如何呢?”方翰韬好奇的问道,韩维这连否了两个可能选项,看来心中是有了主见,让大伙十分好奇。

“依我看,这次殿试,很可能会出关于民心的题目,”韩维说出了自己的看法,让王安国和曾巩一愣,继而慢慢说道。

"纵使河北地震,范围也不大,毕竟没震到京城。宋辽之间也早有定议,不至于问政士林。殿试科举题目,主要问的还是讲究问政于民,说的是天下根基之事。"

韩维的这番话意有所指,方翰韬听得心中咯噔一声,急眼偷偷抬头瞥去,看韩维那双眼睛,颇有深意的盯着自己,如同当时群见上殿之前,韩维叮嘱自己进去后不要乱说话那个时候一样。

曾巩愣了一下,继而恍然大悟,"原来如此。"“谢韩四叔提点。”方翰韬心里,一切也明白了,心悦诚服的向韩维感谢道。

“可别谢我,我只是随便猜猜罟了,”抿了一口茶,韩维不经意的说道,继而看了看窗外,"时候不早了,今天看来介甫是回来晚了,我就不做恶客了,子固和方贤侄也马上就要殿试了,且回去好好温书吧,十年寒窗,只在一朝了。”

说罢,韩维便起身告辞,方翰韬和曾巩见状,也便回去接着看书了,王安国赶紧相送。

送走了韩维,王安国迷惑的问曾巩,刚刚韩维说的话到底是什么意思,怎么大家都懂了就他没懂。曾巩苦笑一下,只能让王安国回去好好看看孟子,说完,便和方翰韬一起回去了。

回去的路上,曾巩问方翰韬道,"韩持国话语里的意思,你是听明白了吗?"

"当然明白了,殿试的题目方向,既然与地震谶讳和契丹使者无关,那只能是跟太学生和外地举人们间的骚动,还有六塔河决口这两件事有关吧。毕竟,殿试讲究问政于民,前者事关士人,后者关乎万民,都淹到了京师可比河北地震严重多了,这二者才是天下根基之事。”方翰韬笑道。

“出题的方向,只怕是跟‘民心’二字密切相关了。

“跟我想的差不多,只不过,唉。”曾巩叹了口气,看周围四下无人,低声跟方翰韬说道。”想来韩持国也是个严毅方重之士,怎么如今也来泄露殿试题目了,这可是国家抡才大典啊。"

曾巩哪里看不出来,韩维这是专门给他们透题来了,而且背后肯定有人指使,虽说没具体透什么题目,只是大概指了方问,按规章制度来说,不算什么,但在道德上,曾巩内心不由得感慨,现在朝廷到底是怎么搞的,连韩维这种有操守的官僚,都开始搞这些事情了。

这多少让曾巩有点难以接受。

“天下之事,那里有那么简单,就算三代德政,周公治下,也有‘孺子其朋’之语啊。”方翰韬倒是看的十分透彻,科举这个制度,从诞生之日起。就和政治牢牢的挂钩绑定在一起,怎么可能像曾二叔理想中那么清白,韩维和他背后的人,说不定又要借殿试,谋划一些事情了。

如同上次的群见一样。

但这些事情,与现在的方翰韬无关,他能做的,也是如同上次群见一般,什么多余的话都不要说,安心按照韩维指点的方向备考就好了。

殿试,将在四天后正式开始。

第四十一章衣冠身染御炉香

嘉佑二年三月十九的这天早上,太平兴国寺力胜院内,方翰韬已经起来了,费了老半天的劲,终于把旁边刚刚睡下的曾布给叫醒了。

最近曾布天天和苏轼兄弟和章惇,王韶等人游乐,昼夜颠倒,生物钟多少有点乱。

睡眼朦胧的曾布顶着大黑眼圈,慢慢吞吞的起来,穿好衣服,背上书箱,检查了号纸带没带好,跟着早已收拾妥当,精神十足的方翰韬一起,到寺外和众人汇合。

曾巩和他的年长的弟弟们,曾军,曾宰等人,还有吕惠卿已经在那等半天了。

一会的功夫,曾布就在那打了好几个大哈欠,让曾巩略有些无奈,但马上就要殿试了,他也不好说什么,过了一阵,苏轼苏辙兄弟二人,还有王韶,章惇等人也眼皮打架,摇摇晃晃的出来了。

倒是张载人比较精神,大家到齐后,便一起往皇宫走去参加殿试了。

方翰韬和吕惠卿算是熟门熟路了,殿试的考试地点就在崇政殿,也是上次省试开考前,举人们群见的地方。此时正是鸡鸣之时,曙光微寒,三月春色微阑,一排排红灯银烛照耀于红泥紫陌的御道上,四百名举人兴奋异常,欢声笑语,有些考生甚至是抱着旅游的心态来参加殿试。

毕竟之前官家已经明令下诏,今年殿试除杂犯外,一律不黜落,换言之,他们现在都已经是准进士了,殿试只不过是走走程序罟了。

抱着这样心态的举人们,不在少数。这段时间,京城里的青楼楚馆,如同曾布苏轼等人一样放浪形骸的举人比比皆是,毕竟对于绝大部分人来讲,寒窗苦读绷紧了十年的弦,在得知有了结果的那一刻,就彻底松懈下来了再想原样绷回去,就很难做得到了。

方翰韬对他们的心态也很理解,这也是小镇做题家们的人之常情,无关时代,你就是让后世学生高考完之后会有几个人能拿起高数课本开始接着学习的?不都是往嗨里耍?

在当下的这个节点,也是如此。不过还是有很多人仍然把心中的那根弦绷紧,比如方翰韬,曾巩,吕惠卿等人。

曾巩是年纪大了,见多识广,宠辱不惊,心态不是曾布这种小年轻能比拟的。吕惠卿则是为人城府很深,喜怒不形于色,这段时间他一直闷着头在偷偷学习。

当然,方翰韬内心揣测,小吕一向自视其高,估计心里也憋了一口气,殿试准备来抢状元来了。方翰韬也差不多跟吕惠卿一个想法,只不过他没有小吕那么心高气傲,他只是瞄着头甲前五名。毕竟那可是能直接当市长的待遇啊!这种好事,放在后世,压根想都别想。

想当初,在后世的时候,方翰韬为了一个编制,考公都快挤破头了,才勉强成功上岸,考试过程那叫一个干辛万苦,这还只是为了一个编制。如今遇到一个考得好了直接起步市长的考试,这种千载难逢的机会,对于方翰韬这种老社畜公务员而言,没有道理不抓住机会狠狠的往上爬。

因此方翰韬内心中对于进步的渴望,彻底压倒了人的惰性。

到了皇宫门口,东华门外,早有军头司的御前班直维持秩序,举人们要等待里面百官常朝结束后,他们才能进场。等了了一阵后,里面常朝结束,官员们三三两两从东华门内出来后,监考官以及御药院的内侍们出来组织考生们有序进场。

殿试与省试相比,更加庄重正式。考试前,举人们先得请号,所谓的“号”,便是相当于后世的准考证。以白纸半斤为之,有字数行,记有弥封字号,上面还有尚书,侍郎,郎中的偕押字,及有中官某人监崇政殿门。

等到举人们都已经入场后,御药院的内侍们便领着这四百名省试举人,列于殿下,皇帝赵祯已经在这里等候多时了,天子临轩,天颜可瞻,天威之下,这四百名省试举人大气都不敢出。

内侍起居在旁赞曰:"省元李凶以下躬拜,再拜!"

在御药院的内侍们指挥下,自省元李凶以下的这四百名省试举人,手忙脚乱的给官家赵祯见礼,礼毕之后,躬身而退,在内侍们的指挥下,于崇政殿廊庑之下,各依坐图行列而坐。

方翰韬也坐到了自己位置上,每个人的座位上有牌一枚,长三尺,凶以白纸,方翰韬的这枚牌上写着"方翰韬,乡贯抚州金溪县,东廊甲列第一席。"

这是座位号码牌,不能移动或者污损,殿试考完后,这个要和试卷一起上交的。

坐定后,吏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昭文馆大学士文彦博进题,官家赵祯浏览一番后,点头日可,便有中官行散御题。

方翰韬拿到题目一看,顿时心中一笑,果不其然,跟之前韩维说的方向基本不差。

殿试的题目,诗是《鸾刀诗》,赋是《民监赋》,论是《重申巽命论》,以及五道策问。方翰韬开始仔细的审题。

《鸾刀诗》的题目是出自《诗经小雅谷风》的《信南山》一诗中的“执其鸾刀,以启其毛,取其血凶”之句。这首诗主旨是思古而作,修成王之业,疆理天下,以奉禹功。

所以解题方向要往祖宗基业上面讲。

而论的题目《重申巽命论》则出自《周易·巽》:“彖曰:重巽以申命。""象曰:随风,巽,君子以申命行事。"

小说推荐:《撞星》《谍海青云》《我娘四嫁》《文豪1978》《我回到家乡种地的日子》《金手指是深宫老嬷[红楼]》《被首座抛弃之后》《我以神明为食》《成为雍正妹妹之后》【平凡文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新书推荐

网游之少林德鲁伊道士之娱乐南韩恋爱吧死妹控远坂家的叛逆丹青曲明美拳皇异界召唤回档一生重生赛罗奥特曼真综漫无双加强版火影超级附身赤与蓝的初始枫山五剑仙兵王鸿飞西游往生录东方盈月歌五年修道三年穿越宦海沉浮逆天武仙魔法大陆创世记一头凶残大恶龙的幸福生活重生之娱乐大宗师乐在首尔韩娱之透视未来(ABO)阳澄湖帝王重生之校园风流无限之万界公敌胡俊的世界异能古董商文娱高手我才不萌双马尾血腥科技有限公司魔法老师同人之不存在的人口袋萝莉邪恶使徒韩娱之马斯克游戏角色银色终焉笑傲江湖之大漠狂刀